Tuesday, July 10, 2007

**马来西亚-買屋專櫃高檔產業租比買劃算?
我們提及假如選擇先租產業,這必須是預期產業價格沒有顯著上漲才比較行得通,因為你省下的開銷將足以在數年後作為購買新屋的首期錢,如果預計產業價格將在數年後揚升,可能須在置業的計劃另作安排。
在一些時候,出售你的產業,然後向你的買主租有關產業,也是一種選擇,因為身為租戶可能比身為業主更符合經濟效益。這在新加坡或檳城情況尤其如此,因為那裡的產業價格若與租金相比非常高,在購買你的房屋之前,最好查看從財務的角度看,是否合理。假如是高檔產業,租一個單位可能比購買來得經濟,譬如一間在吉隆坡孟沙的雙層排屋,售價可能高達75萬令吉;不過,該地點的房屋租金,大約是2500令吉,如果你喜歡住在孟沙,購買還是租一間房屋較為合算?購買商業或住宅產業?如果你真的要購買產業,可能要想一想購買住宅產業好呢,還是商業產業比較符合經濟效益,特別是假如一間高檔的住宅產業,售價可能超過100萬令吉。你的選擇可以是購買一間租金回酬及資本回酬較理想的商業產業,然後利用商業產業的租金收入,來償還你所租的住宅產業租金。
我的一名校友蘇珊和她的丈夫,住在首邦市一間雙層半獨立式洋房,價值大約150萬令吉。如果她願意的話,她可以將其住宅單位脫售,然後將150萬令吉投資在另一間商業產業,同時以租屋的方式繼續在現有的房屋居住。對商業產業來說,要取得8%回酬並不困難,以150萬令吉計算,每月租金大約1萬令吉,假如說蘇珊要租回原有的屋子,也許她需要支付7000令吉,最終她每月仍有3000令吉盈餘,一年就有3萬6000令吉。假如她擔心其屋租會上升,她的擔憂是不必要的,因為其商業產業的價值也會相應提高,另一個優勢是蘇珊要提高其商業產業的租金,遠比她的屋主提高其住宅產業租金來得容易。蘇珊的另一個隱憂是她的買主或屋主,可能會要求她空出房屋,解決的方案是尋找一個投資者的買家,特別是本身已有房屋,居住在外地或海外的置業者。即使是最壞的情況,屋主要收回房屋,以每月7000令吉的預算,要物色另一個出租產業並不困難,而且還有不少的選擇。
雖然從財務角度來看,這是行得通的選擇,但我曉得許多人不會這樣做,他們仍傾向於擁有自己的房屋,這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人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單位屬本身所有,如果希望實踐以上方案或選擇,需要的是不同的看法與觀點的投資者。註:摘譯自Milan Doshi著書《如何成為百萬產業投資者》。(星洲日報/財富廣場•2007.06.30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