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ly 13, 2007

**安邦路古今演變   ※辜柯福 - Sunday, February 25, 2007 不管對老吉隆坡或吉隆坡以外的人而言,安邦路都是一條那麼熟悉的路。初到吉隆坡的人可能不知道安邦路在那里,但若提起直入雲霄的雙峰塔,便會知道它原來是肅立在安邦路。 再把時間拉到上個世紀的70及80年代,安邦購物中心(Ampang Park)可以說是當時吉隆坡的主要地標之一,是遊客到吉隆坡必會「落腳」的一個地方。雖然,今日安邦購物中心的風頭,已不能與后來居上的更大更雄偉購物中心相比,但它依然在安邦路上繼續扮演它的角色。 小時候隨父母到安邦的九皇爺拜拜時,一定是在安邦車站上車,路經長長遠遠的安邦路,才來到香火鼎盛的神廟。回程也一定是在安邦車站下車,不同的是回程的路上,巴士車窗外都長滿了姆指般粗的香,成為安邦路的一個奇景。 假如把安邦路切成2段的話,可以看到從馬六甲路到安邦購物中心前的交通燈為止,是一段節奏快速的商業區;而從安邦購物中心一直延伸到尾端的Bukit Indah住宅區,則可以說是節奏較平穩的住宅區。 在安邦路的商業區里,可以看到的是一幢幢壯麗的辦公大樓或購物中心;而隱藏在住宅區里的則是數不盡的大使館及豪宅。一條路兩種風情,盡顯安邦路的多元與包容特性。 產業顧問公司DTZ Nawawi Tie Leung執行董事高永全在接受《東方房產》專訪回顧安邦路的歷史時,便直指安邦路擁有非常濃厚的上流社會氣息,曾經是身家顯赫的老一代商業大亨群居的富貴之地。 房產價格的巨大落差,也是安邦路的另一個特征。根據高永全的估計,安邦路下端(商業區)的市場價值一般介於每平方呎400令吉至1000令吉,而上端地區的市值則為每平方呎200至250令吉。 這巨大的落差主要是土地規劃與使用使然,但上端近年來以定位高檔發展房子的趨勢,將會使到安邦路上端的房產價格受到一定的激勵。

No comments: